▲智伸科完成接班,左為智伸科技董事長林正盛、右為總經理林恩道。舒能翊攝
隨著時序邁入2023年上半末,汽車動力暨安全零組件大廠智伸科表示,預期2023年第2季會比第1季好、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持續看漲的車用需求將成為最強的成長動能。智伸科於20日舉辦2023年股東會,會中承認2022年度營業報告書、財務報表、盈餘分配案,以及通過各項討論事項。
智伸科表示,2022年產品別營收比重分別為汽車51.77%、運動17.26%、電子12.85%、醫療13.63%。其中,醫療事業部年增率達97.86%,主因為掌握與客戶共同研發的優勢,長期與客戶針對最新技術、精密度上共同研發設計。
因此,在醫療微創手術等相關器械新產品長期的布局開始逐步出貨,不僅推進2022年第4季醫療事業營收明顯年增率達7成,亦中和汽車及電子事業部受車用晶片短缺及客戶持續調整庫存影響拉貨情形。智伸科2022年營業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淨利率也分別為27.12%、17.65%、15.22%,達三率三升。
展望2023年,智伸科對於整體營運維持正向成長深具信心。雖然2023年以來仍受疫情、通貨膨脹、國際局勢多變等,對全球經濟前景增添更多不確定性,但世界各國朝向「淨零溫室氣體排放」的趨勢明確,創造全球各品牌車廠及一級(Tier1)汽車零組件供應商大廠正積極研發朝向節能減碳、新能源車等方向發展。
這不僅有助於智伸科汽車事業部旗下的缸內直噴汽油引擎(GDI)及傳動系統相關關鍵零組件,持續保持良好的訂單能見度,亦明顯感受到主要客戶積極開發更多技術升級的產品需求,尤其在新能源車、電動車等領域的布局,更是與客戶同步加大投入開發。
針對2023年第2季及下半年營運展望,智伸科執行副總林慈青表示,從營收來看,2023年第2季會比第1季好轉,預期6月成長幅度與5月相當;下半年整體情況又會比上半前再好,主因上半年汽車、運動、醫療、電子等四大事業體都受到大環境衝擊,尤其車用的部分在第1季遇到許多亂流,所受影響較為顯著。
在電子與運動方面,因為客戶端庫存調節而受到波及,預估電子的部分在2023年第4季就可獲得舒緩,運動的部分雖然在疫情期間受惠許多,但終究會恢復到正常水位。至於醫療部分,雖然後疫情時代來臨,但也不會儘速成長停滯期,因為新的訂單與產品具備消弭空缺的能力。
整體來說,2023年下半醫療與車用的需求將更為清晰之外,四大事業「來落底的也落底了」。目前看來訂單回歸明顯,客戶端也持續拉貨外,智伸科所提供的零組件主要對標的都是競爭門檻較高的產品,所以也不太擔心會有競爭者搶食的問題。
針對目前營收佔比最高的車用部分,智伸科表示,隨著日前中國商務部2023年下半推出的「百城聯動」汽車節和「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活動開跑,將有助於整體新車銷售市場的活絡,亦有助帶動主要汽車客戶的拉貨力道回升,助力汽車事業部業績有機會逐季成長,奠定營運規模放大之基礎。
林慈青補充,目前中國當地需求的確有成長趨勢,可以感受到拉貨力道,雖然智伸科是針對全球出貨,但中國的高成長動能也不容小覷。過去兩季全球新能源車都在大幅成長,中國也扮演關鍵的角色,所以中國車市的復甦帶來很大的成長動能。
至於中國近期的復甦是否來自於價格戰,林慈青則表示,此為正常的成長幅度,並表示近期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客戶的拉貨動能已經逐漸從原本的燃油車(ICE)轉向新能源車或是混合動力車(HEV)。智伸科從二級(Tier 2)供應商的角度觀察,燃油車與純電動車(BEV)的黃金交叉,很有可能在2023年下半就會出現,而且同樣發生在中國市場。
但林慈青表示,中國對於新能源車來說還是年輕、規模大、變化多的市場,所以智伸科將維持審慎樂觀的態度。針對來自純電動車相關產品營收部分,林慈青表示,隨著新品項持續增加,預估2024年第1季開始將出現翻倍成長的機會。
智伸科也在20日全面改選董事,總計5席董事、4席獨董改選,董事會推選現任董事長林正盛兒子、現任總經理林恩道接任董座,正式宣告完成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