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Nidec現有e-Axle產品。Nidec

全球電動車(EV)銷售量,在2022年首度突破1,000萬輛大關,但續航力、重量、成本等方面仍須改進,電池廠致力於新材料電池,車用電子廠改進駕駛輔助及感測系統,結構廠提出複合材料結構,動力與傳動廠則是提高電動馬達效率以及進行系統整合。

日本汽車零組件大廠愛信精機(Aisin)與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設立的新創TMI合作,引進次世代高效能奈米磁性材料Nanomet,讓EV馬達耗能減半,成品預計能在2029年前上市銷售。

其他廠商的中短期做法則是進行系統整合,如Nidec(前日本電產)指出現有電動車驅動系統(e-Axle)的3合1設計已不夠用,將從2024年6月起,推出6合1或7合1的第三代e-Axle。

在2010年代下半提出的e-Axle系統,是整合電動馬達、逆變器、減速機的EV 3合1動力系統,可以減低EV複雜性與成本,日廠中率先提出相關產品的Nidec攜手中國EV新創,成功打下一片天。

但中國新創腳步更快,如比亞迪提出8合1的e-Axle,在既有3零件外再追加5個零件:汽車控制系統、BMS、變壓器、充電器、PDU,把駕駛輔助及電力管理都整合在內,進一步減低複雜度與成本。

華為的e-Axle則是在3個零件外,追加充電器、變壓器、BMS、PDU。日產汽車(Nissan)在2023年提出5合1的EAxle,追加發電機與加速器。歐洲車廠也有4合1的e-Axle構想,追加變壓器或熱管理系統。

Nidec強調,旗下e-Axle產品從3合1到7合1,體積重量都不增加,並主打完全自製的高整合度。